在希望的田野上

来源 :勐海县纪委监委| 浏览量 : | 发布时间 :2024-04-11 16:12:15 | 【 打印正文 】


我的家乡勐遮镇素有“滇南粮仓”的美誉。记忆中,这里的暮春三月是种粮人最忙碌的一段时光。

春阳柔柔流泻,春风微微吹拂,随着拖拉机的隆隆声起,犁铧豁开表面龟裂的土地,天地间散发着清新的泥土味,黑黝黝、软绵绵、黏糊糊的泥土里藏着各种各样的虫子,引来一群白鹭觅食,不停地盘旋起舞,逐渐拉开水稻春耕的序幕。

翻过的土地用水浸泡几日后,再用拖拉机换上器具耙一遍地就可以用来插秧了。不同的地方插秧有早有晚,但差不多都在清明前后。有经验的人都知道,插秧是最苦最累的体力活之一。长时间站在水田里,弯着腰,一手拿着秧垛子,一手拿着秧苗,一撮一撮地插进田里,竖成列,横成行。不一会儿,腰就累得受不了。更何况,还有背上的骄阳和水里的蚂蟥,这家伙总是悄无声息地叮在腿上,拼命地吸血,即便扯下来,也像在腿上打了一个洞一样,半天血流不止。虽然这个季节很累,很辛苦,却也很幸福,因为他们知道没有春耕的希望就没有秋收的喜悦。

后来,不知从哪个年头开始,庄稼人发现,那白晶晶的大米,不仅稻田里可以产出,市场上也随时都可以购买,天天能吃上白花花的米饭再也不是种田人的奢望。庄稼人对水稻也没有以前重视了,多数都把田地进行了出租,就算不出租,也不再种早稻了。于是,春耕时热闹的劳动场景随之消失,绿油油的稻田逐渐被白花花的大棚取代。庄稼人从炎热辛劳中解脱出来,用不着辛苦地栽插早稻,收入还不减反增。但没有了春耕的期盼,人们自然也不会再去热热闹闹地庆贺秋收,农村沿袭了千百年的农耕文化消失了,一种古朴的民风消失了,一种浓浓的乡愁也消失了。

如今,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,耕地“非农化、非粮化”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,庄稼人在践行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的道路上,迈着坚实的步子。清明前夕,我返乡途中再次路过广袤的勐遮坝,随着农机的隆隆声响,一辆辆插秧机在水田中来回穿梭,人们运秧、托秧、上秧一气呵成,大片大片的土地也被嫩绿的秧苗铺满。让我仿佛置身于宋代诗人虞似良在横溪堂春晓一诗中所描绘的“一把青秧趁手青,轻烟漠漠雨冥冥。东风染尽三千顷,白鹭飞来无处停”的春耕场景中。一棵棵秧苗,随风飘动,就像在希望的田野上跳动的音符。(勐海县纪委监委 吴鸿)